2021年6月25日上午,受公司bevictor伟德、马克思主义理论.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、学报编辑部的邀请,南京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承贵在公司田家炳教育大楼11楼bevictor伟德大会议室为公司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。会议由张荣军教授主持,学报编辑部主任唐昆雄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,部分教师代表、全体博士生聆听了报告。
李承贵教授以《“五大认知范式”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解释及其效应》为题,重点介绍了在20世纪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,中国学者惯常应用的解释方法,即唯物认知范式、科学认知范式、人文认知范式、逻辑认知范式和自我认知范式等五大认知范式,并从形成、应用到效应以及教训进行了深入讲解。首先,李教授具体阐释了五大认知范式的概念、丰富内涵,通过古今中外哲学家的纵横对比,重点以熊十力、张东荪、张岱年等学者为例,详细解读了诸位学者如何在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主张五大认知范式;接着,李教授着重阐释了运用中国文化系统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性,具体列举了胡适、贺麟、陈鼓应、周云之、王廷洽、钱穆等学者在文本研究中如何展开对五大认知范式的应用;随后,李教授从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展开对“四大认知范式”应用效用的解读。从积极效应来看,包括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整理、中国传统哲学形式品质的提升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内容品质的提升。从消极效应来看,李教授以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”、“惟心无形”等为例,揭示了学者们如何误解中国传统哲学意涵;最后,李教授对五大认知范式应用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具体的总结,他指出,借用“他者”以观察、解释中国传统哲学是有益的学术实践和方向,只有敞开胸怀,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,才能改正缺点,才能丰富自己、壮大自己;认知范式必须与被解释的中国传统哲学文本相契;造成误读、伤害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原因在于解释主体,是否能够正确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,避免教条主义是关键;五大认知范式的解释功能是相对的,彼此互补合作才能完整地解释中国传统哲学。
张荣军老师在总结中指出,“五大认知范式”不仅在解释方法上表现出多种形式,而且在解释构件或要素上表现得十分完整,不仅是20世纪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与理论,而且通过这种解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。李承贵教授的讲座引起在场师生的共鸣与学术思考,与会的教师和员工积极与李承贵教授展开互动,李教授就同学们的提问耐心地作出了解答,进一步拓展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,培养了同学们的人文情怀,使同学们受益匪浅。(文/董晓绒 图/任牧)